原标题:《穿山跨海的中国奇迹》绘本出版!填海造城、海上大风车、超级邮轮来了、智能港超厉害……
古时候的千里江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是所爱隔山海,而现代科技则填补了物理的距离与沟壑。我们的孩子正在时代的交叉点之上,他们亲眼看到每一步生活的进步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突破,这些科技筑就的中国奇迹在时空上将他们与世界联通,与未来连接。
《穿山跨海的中国奇迹》这套书,正是一套从面向未来的方面出发,讲述祖国的山海,科技是如何造就奇迹重新塑造这片山河大地的书。让孩子看到科学让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哪些改变,未来还会有哪些改变。
从新课标的变化、知识结构需要的方面出发,前沿科技在这个时代成为了逐渐重要的一部分。了解高新科技是为了让孩子接触到时代最前沿的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格局,从知识储备、学科兴趣、职业启蒙上让他们可以对未来世界有着更充分的准备。现在很提倡的STEAM教育方法的理念,统整“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而这套讲述中国工程的绘本恰好就长在了STEAM教育的结合点上。
很多孩子学前喜欢乐高搭建、工程车,并从中学习机械原理,上学后开始学机器人编程,而现实中的工程恰好是这些原理应用的集大成者。它恰好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切入角度,给了孩子一个对于科学技术非常立体且综合的展现。
说起工程绘本,大家往往会想到日本、德国绘本,但其实中国本身就拥有无数奇迹工程,能给予孩子更亲切、眼见为实的体验,拿着书走到工程现场,切实体会到科技带来的改变,小时候的玩具如何照进现实。
九大奇迹工程中呈现了机械、工程、制造、能源、材料、自动化等六大科学主题,为孩子组建成一个前沿科技的知识网,家有男宝、工程师爸妈的家庭闭眼入,即便是暂时还对科普不感兴趣的小女孩们,也能够最终靠Q萌的画风、深入浅出的讲解先建立对前沿科学的初步概念。
不得不说中国力量绘本很费妈!9本书搭建起来的科技世界中包含了450多个知识点,除了基础、前沿科学,更有地理、人文知识,跨越古今呈现完整的中国图景。
更有50+高新机械设备,这下走在外面看到各式各样的工程车和器械,再也不怕被孩子突然问住。
如果担心这么多的知识孩子一次读不透也没关系,中国力量系列的科学绘本都采用独特的分级阅读模式,针对不同的理解能力对知识模块进行划分,4岁宝宝以亲子共读主线情节、图画为主,随年纪的增长可以逐步增加细节的比重,问到的细节通过辅文、分镜图展开说,小学生们更是通过自主阅读练习至关重要的非虚构类文体阅读能力,每个年龄都能在阅读中有不同的收获。
全书9册讲述了9大工程故事——大江南北,从高原到海洋,从地上到地下。孩子将跟着书走过坚硬的岩石,也踏过细软的泥沙,和盾构机穿越群山,与邮轮游入海洋,立体地看到中国的面貌,不仅走入不同地域、不一样的工程现场,更能切身感受自然留下的难题和人为创造的智慧:
曾经从青海西宁到西藏要半年,有了青藏公路开车只需要几天!从每小时20千米到每小时100千米的超级公路,《了不起的青藏公路》讲述了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了修建进藏的高速公路,工程师们建立专业的实验室,对冻土的性能进行研究,因地制宜,最终在冻土上修建出一条“天路”。
在地势险峻的金沙江上,为了跨越湍急的河流,工程师们勘测地质,开挖山体,一步步建成了世界上跨径最大的山区悬索桥--金沙江大桥。
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通车时,中国尚处于农耕时代;直到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1号线才通车,地铁建设落后一个世纪的中国却只用了短短50年完成了弯道超车成为地铁超级大国!你想知道地铁是怎么建成的吗?从选址到车站内部机电系统,盾构机小甲带你了解地铁建造全过程。
在群山连绵的新疆天山,面对复杂的岩层开挖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工程师们借助双向掘进的“胜利兄弟”和堪称世界首创的组合技术,不惧艰难贯通了山脉。
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连接五大水系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流淌了2500年,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历经千年沧桑的它曾一度被阻塞,现如今古老的水利工程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再度焕发光彩,大运河南段成功复航!
火力发电污染大,电不够用怎么破?聪明的工程师们想到在海上架起大风车利用风力来发电。那么工程船怎么让大风车在茫茫东海上矗立起来、风车能发多少电、又是怎么传到陆地供千家万户使用呢?打开这本书找答案吧!
在上海的长江入海口,工程师们正在打造一座无敌的“摇篮”,让湿软的泥沙成为坚实的造船工厂,再利用现代工业制造技术让邮轮乘风破浪从图纸驶入大海。
世界排名前10的港口,有7个来自中国。曾经的港口喧闹嘈杂,如今繁忙的港口甚至空无一人。原来通过科技升级,港口已经变成聪明自动化的智能港口...
我们的工程技术还走出国门,来到斯里兰卡,把我们在香港填海造陆的丰富经验用于帮助土地不够用的斯里兰卡,为他们在大海上创造出一座全新的城市--科伦坡港口城。
大江南北的9个科学故事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叙事角度,代入不同孩子的故事,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时也共同经历了不同地方的生活,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中的改变:
云南傈僳族的男孩想知道怎么能渡过家门口的金沙江;北京女孩希希和爸爸和妈妈一起去往西藏旅行,一路上看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
细腻的对比、形象的比喻类比手法,可以更具象地让孩子理解事物的运行原理,迁移到自己熟知的事物上:
还有科学的叙述语言,平实清晰,让孩子跟随时间线索收集知识,更能掌握准确干练的说明方式:
无论是跟随运河货船的一路见闻,串联起大运河的古今经历和科技化的改造过程;
这些多样的视角安排和生动的语言结构,提高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门槛,更是为写作技巧的培养做了铺垫。
近年来,时政热点和国家大事慢慢的变多地出现中高考的考卷,在可以预想到的未来,这个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孩子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他们应该看到更大的世界。
这就是让孩子阅读这套通识课外书的意义,孩子的学习环境不应该是孤立的玻璃暖房,要从小培养小孩子关注身边万物的大视野,与时代同呼吸,让他拥有敏锐的触觉,未来他可以应对的,不单单是考试中的一道题,更是瞬息万变的世界。
当然,通过绘本的阅读,孩子对这些国家大事的理解也不再仅仅停留于“看到”,在做这套书时,创作团队着重关注如何让孩子拥有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拥有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思路。
比如说,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和气候特征千变万化,这些都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难题。
面对这一些难题,工程师需要提前勘测,针对难题进行预判,是否很像孩子们的预习功课?
青藏高原风景独特,但想要修筑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却难上加难,因此工程师需要对冻土难题重点攻破,建立冻土研究室,针对冻土特性来修建公路。
问题的答案不是一个,一个答案也没法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求我们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解决,就像面对复杂多变的地下情况,工程师会选不一样的办法逐项攻破。
在科伦坡造出一片新大陆,土从哪里来呢?最好的办法是就地取材,既然是在海上造陆地,沙子就取之于海洋,但是为保护环境,取沙地点也需要好好考量。
东海上的海风呼呼大吹,但却带来了丰富的风能资源,建造海上大风车正是因地制宜地利用了绿色资源,取之于自然,造福于自然。
伟大的工程不是靠一个人来完成的,但是比起“人多力量大”,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大家利用自己的优势技术,发挥特长相互配合,就像掘进机和凿岩机的组合,达到1+12的效果。
在科学绘本的创作中,我们常常提到的一个的概念就是让孩子不仅拥有知识,更要有理工科的思维和文科的表达能力,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处理问题。因此,我们大家都希望这些融于故事中的智慧能被孩子在阅读中一一发现,这些多样的表达方式的能在日后被他们熟练的应用。
我们为图书选择了“新·千里江山图”的设计,让孩子直观感受到过去与未来通过科技的连接,看到只此青绿在未来延续;我们还让传统与绘本碰撞,为书脊选择了9种中国传统色,让古朴也美丽的彩虹色直达孩子的眼中。
来为孩子们讲述这些工程故事的人,来自于大江南北这9个工程的一线,他们有的是厉害的工程师,常年奔波于建设现场,不仅掌握着前线一手资料,还可以将每个场景的细节还原,为孩子们传递准确真实的前沿科技讯息;有的是学者型管理人员,他们执笔为书,总览全局,用文字深入探索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的关系,给孩子带来人文关怀。
力求知识的准确性、讲述的科学性,我们还邀请了10位工程领域的高级专家为这套书“保驾护航”,书写寄语,深度领读书中内容,从工程现场走入知识的宝库,从学习的旅程升华于科学的精神。来自中国工程院的张喜刚、林鸣两位院士也对图书的内容和创作的精神做了大力的肯定,强强联手为这套图书背书推荐。
在创作中,一方面我们大家都希望创作者和专家为孩子呈现最为完整而繁茂的科学之树,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在孩子心中种下的,不单单是科学的种子,还要给他们灌溉不畏艰难的水分,给他们拥抱合作共进的阳光。这些,我们渗透在工程故事的细节中,让他们看到中国工程师、科学家、建设者的光辉形象,给予孩子正能量,帮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从爱国教育的方面出发,这样的一套书给予孩子更多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自信不仅仅来自家庭,也来源于整个时代的大环境和国家的力量。一个对祖国、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孩子在成长中也必定拥有更强的信念和自驱力。
我们希望这样的一套书,让他们拥有更广阔的世界,更丰富扎实的积淀,在未来,以自己的足迹跨越山海,驰骋青绿之间,用自己的双手绘就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
►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出版!四位一线科考队员倾力创作……
► 中科院海洋所李新正课题组组织编撰的《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担任“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
►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地球系统与演变》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地球系统与演变》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