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 m6米乐网址
  • 米乐体育M6
  • 新闻中心
  • 产品中心
  • 米乐体育官方网站
  • m6米乐网址:社科文献2024年2月书讯 新书发布

    米乐体育M6全新升级

     
    发布时间:2024-02-19 15:36:45 来源:m6米乐网址

      书友们大家好,本期推文是龙年的第一篇新书书讯,新年新气象,万事开门红,希望社科文献新书能够为大家开启新的一天~

      本期书讯为大家带来的是2024年2月月度新书,涵盖历史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经济管理、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文学研究、语言学、文化传媒、民族学、宗教研究、公共管理、教育学及教育学等品类。索·恩、方寸、思想会、鸣沙及大有的品牌新书亦有亮相。

      该书立足于“中国之治”的宏大视角,阐述了中国之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与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客观现状、基本特征与经验教训。通过文献梳理、实证调查等,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并由此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策略,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保护也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我们擘画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蓝图。

      本书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双一流建设”系列成果之一,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出发,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思想、论断和举措进行解读和分析,凸显了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和引领者,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所贡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深邃的历史感与体系化的历史观构成黑格尔哲学独有的特质。黑格尔深刻洞见了资本主义摧枯拉朽的内在力量,并立足时代特征对人类历史进行整体性反思。其在历史的本质性规定、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抽象与概括、历史研究方法论的建构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与超越,根植于对人类历史实践进程的进一步具体考察与研究,完成了西方思想史上历史理论的一场变革。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表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刺激和动力的利润率会趋向下降,这清楚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否定性与历史暂时性。正因为如此,自《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以来,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就不断遭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作为回应,本书从文本研究、理论澄清、经验验证和经验运用环环相扣的四个层面,阐明了马克思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原创性贡献,澄清了在理论上对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质疑与误解,考察了利润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中的表现,构建了以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长波理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繁荣与衰退交替的经济史做了逻辑一致的解释。

      作为人的现实生活,日常生活与人之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不仅提供和创造着丰裕的物质生活,也引领和塑造着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是人类生命获得意义与价值的重要生活样式,更是人的存在本质、价值追求乃至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反思了西方传统哲学对日常生活世界作出的抽象理解,构建了马克思关于日常生活理解的基础理论框架,阐释了马克思关于日常生活现代性处境的基本理解,分析了当代人日常生活的异化状况,提出超越日常生活异化,摆脱生存困境仍需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明的能够引领新的生存方式的生活方向,构建一种自由个性的日常生活样态。本书对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的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省思日常生活的现代性处境,推动当代日常生活的构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思想领先是最具优势的领先,思想领导是最根本的领导。中国的奋斗历程也是思想的力量在时间的坐标上不断向前延伸的过程。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思想的统帅与引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走进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时代思想建党理论表达了“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的决心,体现了“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的信心。新时代思想建党理论为浙江实践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使之成为中国的时代样板和“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中国在斗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得胜利,不断发展与壮大,成就百年伟业,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充分阐释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本质意蕴,才能筑牢党在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中的核心地位,才能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现代化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本书以中国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理论与实践为基本依据,围绕伟大斗争精神这一主题,系统分析把握斗争精神的本质意蕴,考察梳理斗争精神的演进历史、鲜明特质,总结归纳发扬斗争精神的主要经验,揭示了发扬斗争精神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新时代赓续“敢于斗争”的精神特质、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确立了鲜明的政治视角。

      “国际共运黄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持编写。本报告系该丛书之第五册,共包括五个部分:“总报告”“热点聚焦篇”“改革发展篇”“思潮运动篇”“资料篇”。

      本书以法团主义为理论视角,以1945年至1949年间武汉和杭州的工会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国共内战时期城市工会利益组织化的形成机制及社会整合功能。城市工会的利益组织化方式符合法团主义要求的体制内的纵向建构,但这种纵向建构模式并非固定化和制度化,由此引发工会组织在重建与整改过程中大量的权责边界纠纷与利益纷争。战后的城市工会未能建立起利益代表的层级秩序,以致其也并不具备充分的组织凝聚力和组织权威。战后国民政府建立的工会体系并不是为了创造一个法团主义模式的社会组织体系,而是为了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这一本质注定了孱弱的社会团体只有法团主义的形而无其神,无法担负起社会整合的功能。

      本书以中央苏区发展的脉络为主线,以全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为面,把中央苏区党的组织建设置于当时全国大环境的背景中考察,展示了近代社会动荡转型中中国的组织建构和运行实态,回答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组织在艰难环境下为什么能够扎根、发展、壮大这一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央苏区时期中国的组织发展、组织建设和组织运行特色。

      本书以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的粮食机构与粮食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粮食部及其制定、推行的粮政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综合考察粮食部成立发展、人员变迁、粮政实施、绩效考核、互动博弈、 客观作用和影响。本书指出,全面抗战时期创设的粮食部及其实行的粮政制度与绩效管理,对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适应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下救亡图存这一时代主题,然而战后颁行的粮政则转变成支持内战的工具,粮政失当、承诺失信、制度失灵、用人失察,导致军事失势、社会失序、政治失衡、政权失位。

      由来华基督教医学传教士组织的医疗学术兼医务协调团体——中国博医会,正处于近代中国医学学术体制由以传统医学为主,到以西医为主的现代医学学术体制的转型时期,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叙述了博医会的历史(1886~1932),考察了该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组织、思想、活动和影响,及与中国社会尤其是医学界之关系,分析了其在近代中国医学职业活动模式和现代医学学术体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揭示其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和国家意识的觉醒,这一外人在华所办科学组织的最终历史命运;对博医会与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关系展开专题研究,包括博医会的医书出版与教会医学教育工作,博医会与东亚疾病与传统医学研究,博医会与公共卫生教育运动等;客观分析了近代外国在华科教团体的贡献与历史命运。

      本书系以“四书”为主要文献依据、以“意义—感通”为思想主旨的先秦儒家教化哲学研究。其中,“教化哲学”用以概括儒家哲学之思想特质,“意义”和“感通”则用以揭示这一教化哲学之根本宗旨和方法论原理。全书从分析把握儒、道两家的世界观和意义世界入手,将其世界观和意义世界概括为由“一体”“感应”与“生生”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为方法论前提,阐明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体系。然后,通过具体考察《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对儒家教化哲学的核心思想、理论特质展开深入论述。

      本书利用汉、藏文献以及对亲历布达拉宫历史变迁者访谈的资料,通过多学科研究的方法,以“布达拉”这一特殊文化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的文化内涵为主要考察对象,从空间和时间上展现了多元的布达拉宫历史及文化发展脉络。

      《地图史研究:理论与实践》收入国内20多位地图史和历史地理学者的论文,深入研究、探讨中外地图史以及历史地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地图史研究领域理论探索与学科建设的最新学术成果。

      《考古学集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原每年出版一集,自2021年起改为每年出版两集,主要刊登长篇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考古研究论文,以及有关科技考古、实验考古的报告和论文等与考古学相关的论作。自2017年《考古学集刊》第20集开始进入我社出版,2023年入选cssci收录集刊。本书为第29集。

      本集共收录8篇文章,内容包括考古调查与发掘简报、专题研究论文和国外考古介绍三个方面。考古调查与发掘简报共3篇,涉及湖北荆州市胡家草场墓地、河南温县南张羌汉墓 M131 与 M137、四川崇州市李家岩水库输水线篇,主要针对中国古代鞋类遗存、辽西—冀东北地区商末周初青铜器窖藏、扬州地区汉墓出土原始瓷器、隋唐洛阳城唐武成殿—宋文明殿建筑遗址等主题。国外考古介绍了塔什巴城址,作者认为其为匈奴郅支单于在坚昆的都城。

      第30辑《近代史学刊》设置“出版与阅读史研究”“抗战史研究”“经济史研究”“社会史研究”“论说与书评”等栏目,每栏收录2—4篇论文。其中“出版与阅读史研究”收录文章分别讨论清政府对留日学生杂志的策略、五四地下出版物的流通问题。“抗战史研究”栏目收录3篇文章,分别讨论1937—1939年国民政府的县制演变、抗战胜利后的海关复员、国民政府对苏芬战争的观察等问题。“经济史研究”所收论文分别讨论近代江西樟脑业的发展情况、近代橡胶工业品销售机制的变迁、1935年《破产法》的制订等问题。“社会史研究”收录4篇文章,分别讨论清代皖江救生事业、孔祥熙早期(1907—1926)的个人交际与活动、国货“无敌”牌擦牙面粉的产生与存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职工疗休养事业的发展等问题。

      本书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北大史学》前已按照一年一期的速度,出版了20辑,自第21辑开始,《北大史学》已经改为“专号”和其他文章相结合的方式。本辑为第26辑“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国史”专号。内容分为“专题研究”和“学术评论”两个部分。专题研究收录论文9篇、书评1篇,部分文章篇幅较长,大部分文章均是一对某个事例或人物的具体考证为切入点,以小见大。这些论文讨论了8世纪东亚的书籍流动和知识往来、明代学术笔记在日本江户时代的传播、出版及接受过程、17世纪东亚“返礼学”思潮、明清朝鲜燕行使途中的妓戏表演和使行的戏剧化、元越白藤江之战史实考证、一战之后英国-土耳其关系、19世纪初德意志犹太人的民族认同等问题。书评为张婧评《印度教民族主义与印度殖民后期的政治语言》一书。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是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主办,主题集中于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与社会专题研究。该书自2016年起已在我社出版5辑,本书为第11辑,分为“财政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生活习俗”“明清佛教与社会”“学术评论”五个专题。收录22篇文章,全书共30余万字。作者分别来自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南昌工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有相当一部分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自己培养出来的年轻学者。这些成果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再现了中国部分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面貌。

      《华侨华人文献学刊》是世界海外华人研究与文献收藏机构联合会会刊,由华侨大学华侨华人文献中心和俄亥俄大学邵友保博士海外华人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旨在为全球华侨华人研究专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发表有关华侨华人历史文献、社团组织、族群关系、身份认同、文化心理、宗教信仰、华文教育、企业经营、文化变迁、文化冲突、国际问题等方面的原创性成果,从多学科的视角展示华侨华人的最新研究动态。本集刊为半年刊,定期在每年3月、9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第9本分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度保护状况的报告,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科研人员、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学者、遗产地专业人士共同编写。

      2022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党的二十大的总体布局下,以及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的科学指引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各个领域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面对当前社会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建设活动和气候变化给遗产保护带来的诸多挑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深入参与国际遗产事务,提升中国话语权;理顺监测工作机制,提升监测技术水平,促进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加快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加强遗产价值阐释与传播等。

      《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是由中国妇女杂志社、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编撰的反映我国妇女生活状况的报告。本书为连续出版的第十六本。《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No.16(2023)》所涉及内容包括2022 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总报告,第17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报告(2022年),2022年中国城市女性及家庭消费状况调查报告,十城千家阅读现状调查报告,关于广东中山、顺德“妈妈岗”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货运行业女性从业者帮扶需求前期调研报告。

      本书从社会保护的研究视域出发,用更加包容的态度探讨保护社会成员的各种国家干预政策和理论思潮,梳理出“再商品化”互构论和“去商品化”权利论两条理论线索,尝试探讨社会保护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提出市场原则与权利原则的平衡是社会保护的理论诉求和实践要求。本书尝试从市场原则与权利原则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社会团结经济理论是“再商品化”互构论与“去商品化”权利论的整合。社会团结经济以集体福祉、合作互惠、共建共享的逻辑代替生产性、市场化的逻辑,形成组织基础和整合力量,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较为充分且均衡的保护,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将抽象的公共利益具象化为社会成员的具体利益,为解决中国社会保护体系的多重非均衡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本书以供求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等为指导,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阐释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结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等相关基础性问题,提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城乡模式,即社会力量嵌入型、社会力量瞄准型和社会力量偏好型三种城市模式,以及社会力量缺失型和社会力量被动型两种农村模式。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机制构建和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可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探讨积极可行的惠老政策、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本书以“两头家”这种特殊的家庭形式为切入点,研究侨乡南村的家庭策略与社会互动。通过收集大量的口述、侨批材料,同时结合地方性的文献史料和资料,追述“两头家”的家庭生活变迁史。采用历时性的框架,以南村“两头家”的起源、形成、变化以及现状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进行叙述。“两头家”是早期南村移民家庭策略的集体选择,它是理解当地侨乡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在移民情境中探究汉文化中“家”的核心价值与特殊性的案例。

      贫困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话题,各国在贫困治理的道路上异彩纷呈。综观古今中外贫困治理之实践,贫困治理与人力资源开发之间存在学理上的契合,高效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是贫困治理的第一动力和最主要的手段。本书旨在探索西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在规律,提高西北地区贫困治理效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增砖添瓦。

      本辑刊登的9篇文章聚焦了如下主题:关于我国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建构的文章,以本土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模式由借鉴外部的嵌入到在本土实践中实现创新的过程,反映了实践者和研究者的理论自觉;对我国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和运行进行经验性总结的研究,深化了对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逻辑的认识;关于社会工作研究发展过程、循证社会工作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以及社会工作实践智慧“信息加工”问题解决模型的研究,对推进社会工作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从后现象地理学的角度对社会工作物理空间实践的研究、从日常生活实践方法发展出社会工作的空间再生产策略的研究在借鉴外来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本书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过程和经验、贡献和意义、战略和启示等。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对于维护国际安全、实现国家利益、加强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是中国多边外交和军事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参与,中国的维和外交正面临从建设性参与向引领性参与的战略转型,其基本路径是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中国联合国外交的重点和亮点,并将在中国与联合国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海上交通是维系世界政治、经济和贸易的主要途径,尤其对沿海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影响巨大。本书从国际海上交通安全保障的视角,结合海上安全保障在现代社会出现的新形态和国际公约的发展,从问题意识出发,以国际海上交通安全保障的构成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海上通航环境安全保障、海上交通工具及其人员安全保障、海上交通安全调查、国际争端解决及国家责任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中东发展报告(No.25·2022~2023):气候变化与中东地区可持续发展

      《中东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组织编写,对中东地区和主要国家的政治与安全动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对外关系等进行跟踪与分析,为观察和研究中东地区与国别问题提供最新的信息、动态和趋势及相关学者的观点。

      本年度报告首先对2022~2023年中东地区整体形势及政治、经济、安全、国际关系等领域进行回顾、分析和研判;其次,以“气候变化与中东地区可持续发展”为议题,介绍并分析了土耳其、沙特、阿联酋、以色列、伊朗、埃及、摩洛哥在参与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谋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实施措施以及成效或愿景等;再次,聚焦伊朗“头巾事件”的社会影响、以色列议会选举、也门休战态势以及2023年2月大地震对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影响等;最后,对西亚国家2021~2022年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做了整体介绍及前景分析。

      本报告主要研究2022~2023年度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人文交流领域的发展状况,具体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三部分。总报告对这一年度中印尼人文交流情况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整体梳理;分报告对这一年度的教育、卫生、青年、文化、媒体、影视等颇具特色的人文交流进行了深入分析;专题篇则主要探讨中印尼人文交流中某一具体问题。整体而言,本年度的中印尼人文交流发展报告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注重截面分析又注重纵深探讨,系统总结了中印尼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社会等实践层面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最终为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文基础。

      本书总报告围绕“国际合作特殊时期的北极安全新态势”展开,随着俄乌冲突的地缘效应外溢到北极地区,北极地区的政治军事对抗“阵营化”、低政治议题“泛安全化”、治理机制“圈子化”等趋势愈发明显,北极合作进入“具有挑战性”的时期。同时,北极治理也迎来新的机遇,如北极大国俄罗斯加强与金砖国家等域外国家的合作。之后的分报告包括北极科技发展、北极经济开发、北极国别区域、北极社会发展四部分,围绕北极科技治理,北极科学外交,北极科技装备以及北极能源、渔业、航道的新发展态势等进行追踪,对美国、欧盟等域内外国家或地区的新北极动向等议题展开讨论。

      《北极环境的现代性——从极地探险时期到人类世时代》关注北极地区的环境史与现代性的关系。本书以人类世概念为核心,将北极的现代性回溯到探险时代,将北极地区作为一个投射欧美现代性和现代化意识形态的空间,同时又从内部挑战这些范式,借以构建区域化的现代性概念。同时,本书从不同方面强调了北极现代性的多样性、杂糅性和多重性,对殖民主义、性别、资本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权力结构提出质疑,并强调北极现代性的其他可能。

      本书是关于非洲多族群国家族群政治的专题性、综合性与系统性研究:在理论上,通过非洲的实例对族群政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有所回应,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和见解;在视角上,既将非洲视为一个整体,也重视国别案例,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方法上,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以族群政治学为指向,同时引入人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本书力图揭示非洲族群政治的本质特征,深入探知族群冲突的内在逻辑与族群整合的合理途径。在研究非洲国家族群冲突时,不仅分析冲突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类型与原因,也着重阐释族群建构、族群动员的机制和动力。在研究非洲国家族群整合时,一方面“眼光向上”总结政治和制度框架下族群整合的宏观模式,另一方面“眼光向下”探寻族群整合的本土方案与传统实践。

      本书为苏州科技大学亚太国家现代化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集刊《亚太国家研究》第4辑。集刊主要聚焦俄罗斯问题研究、日本问题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和亚太地区英联邦国家关系研究。

      本书共包括10篇文章,分为两个栏目,分别涉及俄罗斯强化战略东移亚太问题,安重根的“东洋和评论”与东北亚和平结构,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形成,日本外务省在二战时期欧洲战争初期特别是1939年前后的应对情况,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人平田末治在台湾总督府暗中支持下进行所谓西沙开发的情况,美军占领时期冲绳移民移居玻利维亚的前因后果及过程,当代俄罗斯史学中的俄国自由主义,俄国史学家对中世纪俄国史的研究,斯托雷平被杀的政治意蕴,十月革命后俄国贵族流亡哈尔滨的情况。

      《南亚问题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南亚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性学术辑刊,初步计划每年出版1期。本刊专注历史研究,鼓励跨学科视角、学术创新、学术争鸣、学术个性与学派意识。主要刊发关南亚历史研究的学术论文,栏目设置有南亚古代史研究、南亚专门史研究、南亚文明史研究、南亚史学理论研究、外论译介、学术史及书评等。

      《南亚问题研究》将致力于发挥学术界的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积极有效回应国家和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我国南亚研究的学术繁荣,助力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和国别区域研究的发展。本辑栏目有特稿、南亚文化研究、南亚社会研究、南亚政治研究、南亚经济研究,共收录了8篇文章,单篇文章篇幅较长,其中特稿介绍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历史、特点、理论与方法,其他栏目讨论的问题有《梨俱吠陀》中的动物形象及其文化联系、古代印度的雪山崇拜、巴基斯坦女权主义与妇女运动、印度帕西人的慈善事业、印度哈里发运动、孟加拉世俗主义发展道路及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整体而言,本辑收录文章学术水平较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国际日本研究》力图突破日语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翻译、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框架,旨在从国际视野审视日本相关问题,从学科角度进行学术研究。《国际日本研究》(第2辑)分为“知识共同体”特稿、日本历史的跨学科研究、社会观察、动画与科技、教育教学现场、“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系列书评6个部分,具体论述了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教学、中井履轩的心性论思想、日本的福利用具服务机制、日本漫画中的机器人形象等议题,对于系统、全面地了解日本,丰富深化日本国别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非洲研究》创刊于2010 年,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集刊2015 年入编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辑刊,2021 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本集刊秉持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之治学精神,坚持“求真创新、平等对话、沟通交流”之办刊方针,致力于搭建开放的非洲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打造独具非洲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荟萃学术思想与观念之精华,努力推动中国非洲研究事业的进步。本集刊设有“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与发展”“社会文化与教育”“中非合作”等固定栏目,以及“非洲研究书评”“海外来稿”等特色栏目。

      “世界湾区发展指数研究”是在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情民意调查研究中心具体实施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世界湾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知名湾区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形成世界湾区发展指数系列研究报告,计划每年出版发布一册,本书是第三册。

      本书以中国城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为契机和媒介,将时空计量分析中包括全局分析和局部分析在内的两种分析范式嵌入索洛余值法中,实现了对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的创新改进与应用。全局分析和局部分析是时空计量分析中两种相对独立的分析范式。其中,前者主要在经济学领域流行,其建模一般建立在通用嵌套空间模型及其退化模型基础上;后者主要在地理学领域流行,其建模则通常建立在面板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基础上。本书整合了两种分析范式,构建了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嵌入时空计量分析的改进索洛余值法统一分析框架,并将之应用于中国2003~2019年280个城市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中。同时,本书基于贝叶斯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对中国城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重新测度和比较分析。在测度结果的解析中,本书使用了核密度估计、Dagum空间基尼系数、敏感性分析和空间收敛分析等方法。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市场保有量破千万,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30%,成为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与之配套的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大幅提升,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94.6GWh,同比增长90.7%,占全球总装机量的56.9%。当前,动力电池行业继续沿着高比能量、高安全两个方向创新发展,同时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引导下,愈加重视动力电池退役后的回收与利用,重点探索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报告(2023)》紧跟产业发展动态,聚焦政策标准发展、行业热点与技术革新,对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为广大读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本报告是国民经济研究所最新的全国分省营商环境指数报告,是历年系列报告的延续。从今年起,将本系列报告的原标题《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报告》改为《中国分省营商环境指数报告》,把“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更名为“中国分省营商环境指数”。这一更改是为了更符合多数人的用语习惯,但报告的主旨和指数的基本构成保持不变。本报告旨在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营商环境总体状况和各方面状况进行量化的评价和比较,并对各地营商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分析。

      中国近代出现了数以万计的经济学新术语,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重要问题和难题,学术界迄今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作者潜心10年,对该主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深入研究,最终形成本书成果。本书内容涵盖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依据近代经济学概念体系选择主要术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关注重点在古今经济知识与经济思想之变;既从个案上研究了132个中国近代经济学主要术语的形成,又在整体上研究了三个阶段经济学术语形成的特点。

      在研究方法上,将学科史与概念史方法相结合;在史料运用上,以教科书、经济辞典、经济论文等经济学发展史中的重要文献材料为主,尤其注重中文术语与英文、日文术语原文的对比研究,以追本溯源。

      本书揭示了近代经济学术语形成的过程、规律及其影响:中国近代经济学术语的形成是一场术语革命,但革命中有传承;主要术语借鉴了日语术语,但借鉴中有选择。本书的出版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语言史研究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经济学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诞生150多年来,现代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实现方式和分配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生产方式全球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造实践,迫切需要根据实践发展和理论自身的逻辑进程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书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有的唯物辩证方法、科学抽象方法以及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再现客观性与历史性相统一的经济范畴,溯本清源、澄清误读,还原经典著作的本真,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其次,总结了现代生产方式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宏观动力和微观机制,揭示生产率动态演进的历史趋势,发挥《资本论》的建设之用。再次,在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方面,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框架,并基于此简要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最后,介绍了现代科技革命对现代生产方式的冲击以及对剩余价值生产、实现和分配的影响。以期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持,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和适应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与中国化。

      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顶层设计的既定目标,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确立了以法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储蓄为内容的三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目标,并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面临着补充养老保险发展滞后、多层次养老保障协同不足等问题。本书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系统总结养老保障制度演进的内在规律,深度剖析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格局形成的根本性因素和制度发展的驱动力,全面评估家庭人口结构、新技术革命等系统环境变化对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以个人账户为载体,创新多层次养老保障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和配套政策,为缓解老年贫困、积极应对老龄社会挑战、促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和政策储备。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西安交通大学易地扶贫搬迁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西部贫困与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人口发展问题研究,本书基于团队2008~2021年在陕西多地开展的大样本一手调查获得的数据,综合经济学、生态学、人口学和公共管理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梳理了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与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大规模移民搬迁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和区域生态效益,系统回答了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的双重目标。同时,对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效应进行了科学评估,总结中国减贫经验,为推进完善中西部农村地区保护和发展类公共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预算松弛是指在编制预算时,预算人员有意低估产能或收入,或者有意高估资源或成本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在预算松弛的经济后果方面,学者主要以预算松弛的代理观为基础,探讨预算松弛对企业的消极影响;并且存在关于预算松弛有益论和有害论的争议。同时,由于缺乏预算松弛方面的数据,目前学术界对预算松弛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由此,预算松弛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难题之一。

      在此背景下,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和权变理论,本书从企业内部视角研究了预算松弛对公司风险承担与企业创新的影响,从外部资本市场角度研究了预算松弛对股价的影响,为分析预算松弛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其一,编制松弛的预算能够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驱使管理层更注重公司长期利益,证实了预算松弛的有益观;但是高管薪酬激励和在职消费会抑制预算松弛对企业风险承担的积极作用。其二,预算松弛能显著抑制企业创新,但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降低了股东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削弱了预算松弛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其三,预算松弛会增强企业的财务资源弹性、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从而会降低企业的股价风险,这在管理层编制适度的、可实现的松弛预算时效果更显著。

      本书基于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双视域”,系统梳理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理论逻辑、国际借鉴,深入总结了广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实践经验。面对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形势新需求,广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着新的战略意涵和路径突破,需要开辟一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路,力求为中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稳定社会大局提供“广东经验”。

      本年度“旅游绿皮书”以“旅游业的转型与创新”为主题,通过两篇总报告以及“前沿探索”“文旅融合”“科技赋能”“三大市场”“港澳台旅游”等篇章对2023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全面透视。

      2023年,全球旅游市场恢复相对稳健,迎来市场重塑的关键契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旅游业复苏潜力显著释放。文化和旅游融合更加深入并实现多业态赋能,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创新和提质升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大力推动品质升级、激活有效需求、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

      则例是明代重要的法律形式,主要用于表述食货管理的标准及运作规则的法令法规。明代则例的名类甚多,有赋役、漕运、开中、商税、钱法、钞法、官员俸给和考核、捐纳、赎罪、宗藩、军士供给赏赐及优给、马政则例等。则例是国家法律的细则性规定,具有法律规范具体、详细和数字化的特点和因地制宜实施国家经济法律制度的功能。明代则例在各地自然状况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为及时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书基于作者近20年田野调研所形成的经验质感而成,力图梳理、总结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并不源自方法论教材,而是在田野调研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具有相当的本土性和独特性。它并不预设论题,而是在调查中发现论题并在深入调查中展开研究,特别有助于理解中国法治与中国社会。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只能了解自身工作生活所能接触的某些实践,掌握其中的部分信息,因此,田野调查是获取经验的主要渠道,是涵养经验质感的合适方法。本书对法律经验研究方法的总结和透视,可以帮助研究者意识到学术创新如何从田野中产生,从而更有方法论自觉,进而严肃对待田野调研,有效生发问题意识,科学进行机制分析。

      本书不仅是法社会学初学者的入门必读之书,对于深耕本领域的学人们实现理论进阶也大有裨益。

      在著作权侵权尤其是综合性非字面侵权认定中,作品转换性使用是否构成侵权一直是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难点。伴随数字技术和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融合,作品转换性使用的形态呈现多元化,其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激化。本书从理论发展轨迹出发,对转换性使用进行理论溯源和谱系梳理,从传媒发展融合的视角对事实类型化区分下的转换性使用进行分类探讨。通过建构著作权法解释论体系,从观念、立法和司法适用解释等层面对转换性使用的著作权法未来展开构想,对纾解传媒发展融合下的转换性使用著作权困境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本书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习法治思想为指导,对网络法律规制的理论和实践展开系统研究。在深入分析网络的基本特点、积极作用、失范类型和危害后果以及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我国网络法律规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深刻阐释网络法律规制的理论范畴(虚拟与现实、自由与秩序、包容与引导)、宪法界限(公共利益、人格利益)和基本原则(保障与限制相结合,预防与惩罚相结合,法律规制与社会自治、技术规范相结合),最后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维度系统构建网络法律规制的基本框架和体系,为创造一个既有利于人们充分行使网络权利也有利于共同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的双赢局面,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书作者将德国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归纳为双系统的理论。所谓双系统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是指,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理论系统共同完成的:其一是判断行为性质的“三要件”系统,其二是评价行为价值的“不法- 罪责”系统。前者是判断系统,后者是评价系统。尽管不同学者对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主张和论证,但是本质上其理论范畴都没有脱离这两个系统。

      我国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从日本、德国接触和输入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因此这一传统理论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才能融入中国刑法的文化和司法实践中。本书用结构主义的方式,按照德国刑法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论证双系统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现状,希冀这次进入他者(成熟)理论状态的训练和经验,可以为中国刑法提供理论进阶的可能性。

      文化政治学是对文化的政治学研究,探讨文化的政治逻辑。本书对文化政治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有助于提升人们对文化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理解,激发他们开展文化政治研究的兴趣,进而提高文化工作的能力。严格而言,目前国内没有一本文化政治学的教材或著作。本书的编写服务于文化政治学的学习需要,并为文化政治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全球化进程与流动的现代性加剧了个体身份(SelfIdentity)的不确定性,使人们深陷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20世纪60年代,个人主义的风靡催生了后福特时代身份政治运动的兴起,诉诸认同的政治运动蓬勃兴起,同时学界对身份政治(IdentityPolitics)的争论方兴未艾。身份政治的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同一性与差异性之争是身份政治的理论根源。近代,洛克的人格同一性、卢梭的承认思想萌芽、费希特与黑格尔的承认理论为身份政治提供了思想基础。社会批判理论力图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而身份政治反映了西方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因而社会批判理论近年来的新转向是介入身份政治的讨论与研究。厘清社会批判理论对身份政治的介入及其理论价值,有助于理解身份政治自身的理论限度及其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而为身份政治走出当前困境提供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同时也为重新审视社会批判理论的未来走向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立足于新时代历史方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有机结合,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为更加紧密的一体化事业、一体化进程;同时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为世界现代化理论谱系增添了“中国方案”,为世界上非西方国家实现本民族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借鉴。本书的出版不仅是一种对人类学方法论“中国视角”的探索,也对多学科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 编

      本论文集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编写,是人工智能治理领域最新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论文集分为上、下两篇共六个专题进行讨论。上篇讨论人工智能治理的宏观层面问题:治理框架与体系建构、国际治理研究、公共治理及产业创新;下篇则专注于人工智能治理的具体领域:数据治理、算法治理、平台治理。论文囊括了人工智能治理的多个重点领域,既讨论到人工智能治理的整体框架,又聚焦了具体治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本书从学术源流、形上依据、现实范畴、践行之道等方面对《淮南子》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一方面,《淮南子》以人性论为出发点,对仁义思想、义利观、德法论、祸福观等道德哲学中的关键问题作出解答,勾连出从自然个人到社会关系再到国家治理的道德画卷。另一方面,《淮南子》提出了道德教化与道德修养的具体原则、对象与途径,让人由被动受教化到主动求修养,最终,化解道德困境提升道德境界,成就道德理想人格。

      本书是系统研究淮南子生命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深入研究了《淮南子》的天人观、生命结构观、生命智慧观、生命价值观、理想人格观、自然与人为的张力等内容,并对淮南子生命哲学思想的特点与价值进行了一定的探究。本书史论结合,资料可靠,学术观点独到,科学性强。

      本书可供对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文化史、道学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大学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主要从文化观、道德观,特别是文化与道德关系的角度分析阐释钱穆先生的思想,不仅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道德属性和崇德特质,而且凸显了中国传统道德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和生活特质,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书为认知哲学文库丛书之一,从涌现论的角度研究认知或心智的生成机制。历史地看,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是古老心身问题在认知科学中的新形式,涌现论与哲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