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3939c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3939c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3939c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3939c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刘诗海访谈:我国教学仪器事业三十年的发展_米乐体育M6_米乐体育官方网站_m6米乐网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 m6米乐网址
  • 米乐体育M6
  • 新闻中心
  • 产品中心
  • 米乐体育官方网站
  • m6米乐网址:刘诗海访谈:我国教学仪器事业三十年的发展

    米乐体育M6全新升级

     
    发布时间:2024-11-04 20:48:08 来源:m6米乐网址

      

    刘诗海访谈:我国教学仪器事业三十年的发展

      【导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持和策划的专题研究性重点项目,于2011年7月22日正式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号:DCA110188)。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该课题填补了我国教育装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空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教育装备战线的一件大事。“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作为该课题的子课题之一,其中有项重要内容是“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口述史”。为此,《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联合成立了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口述史采访小组,对那些曾经亲历过教育装备发展历史中重要事件的人物进行采访,并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和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况。为了让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得以保存和传承,《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特开设“口述·经历与见证”栏目,陆续刊登采访小组的文章。

      更多内容,详见《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13年第24期(总第184期)

      艾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课题分课题“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负责人)

      刘诗海,男,1956年元月出生,197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任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诗海长期从事教学仪器设施研究开发、实验教学研究、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工作,主持起草了《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等多项教育行业标准,著有《数字化教学实验系统——实验指导》和《实验能力与评价》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

      《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指出:学校的理科实验、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学科教学仪器设施配置水平,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学仪器事业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仪器事业的发展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刘诗海副主任,三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我国教学仪器事业的发展,作为我国教学仪器事业“八大员”之一的他,为我们重点介绍了我国教学仪器事业的发展状况,并对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职能、信息化背景下教学仪器的发展等进行了详细叙述。

      采访者(以下简称“问”):您认为教学仪器、教育装备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如何?

      刘诗海(以下简称“答”):我们都知道办教育是需要有条件的。所以无论是教学仪器还是教育装备,都应该是教育活动开展的支撑条件。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该说从那时候开始,“器”与“道”之间的关系就确定了:器材是支撑教育的。教学仪器、教育装备对于教育的支撑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是我们第一步要明确的。尤其是当西方最先将科学这门学科引入教育时,教育活动就开始更广泛地使用教学仪器、教育装备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必要的教学器材不能减,经费使用不宜过紧。我们节约经费有原则,不能因为节约经费而影响教学质量。”从这一角度看,政治家也认识到了教学仪器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答:蒋南翔部长曾提出,教育的三大条件是教师、教材和教具。这里的教材与教具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装备。教育教学活动具备四个方面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和手段。只要教学活动存在,就必然要有这四方面要素。而这里说到的“手段”,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装备,或是说器材和方法,当然也有人称之为媒介等。教育装备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而教学仪器相对狭窄一些,因为教学仪器是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活动中的。所以,在我看来,教学仪器是教育装备的一部分,二者之间是从属关系,但是教学仪器却是教育装备最为核心的部分。

      答:教育装备能有以下几类。一类本身就是教育的对象,比如说切片、标本、模型等。举个例子,生物课上要讲细胞的有丝分裂,就需要用切片来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的内容,也是它的手段,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仪器这个核心概念。另外一类是教育的支撑,比如桌子、凳子,这么多东西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条件。再比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采集、共享设备等。当然,还有行政办公、后勤服务等用到的装备。

      答:从教学仪器或者说教育装备的发展历史来看,教学仪器、教育装备与整个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是一个怎样的发展形态趋势,教育装备就是一个怎样的发展形态趋势。在新中国成立后、“文革”之前,教学仪器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但“文革”期间,教学仪器只剩下“三机一泵”了。改革开放以来,教学仪器、教育装备得到了空前发展。

      答:我们都知道中国科学教育相对于欧洲国家的发展较为滞后。战争以后,我们才有学校添置教学仪器设施,而且还是只在沿海城市,如厦门、广州等。当时的一些教会学校率先开设了科学教育类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开始比较具体地涉及教学仪器。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一份关于科学教育的文件,主要是涉及“格致课”问题,也就是我们后面接触的“自然课”。在托勒密的“日心说”传播时,早期的地球仪就已产生。当时的地球仪是作为记录地球的地理标识使用的,而用于教学当中,就属于教学仪器。教学仪器是随着科学教育的内容演绎出来的。所以说,教学仪器是伴着科学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然,要是说教育装备这个大概念则是在孔夫子时代就有了。

      答:自制教具是教学仪器事业中原始的创新点。在过去,自制教具最主要的出发点是因我们没有钱,也就是。现在的自制教具则不完全是这个概念了。因为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很多自制教具比工厂生产的教具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更为快捷。以前我到美国考察就发现他们用糖果来制作DNA模型,这就是自制教具。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课程需要和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那就应该把最新的、最前沿的技术引进到课程中,引进过程中就需要有自制教具,所以自制教具总是会有它的生命力的。

      答:在1980年之前,应该是在“文革”这段时期是最特殊的。“文革”之前,全国中小学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正规。当时我国设置了6个教学仪器生产厂,专门给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供应各种仪器设施。“文革”期间,批判“修正主义”的路线,实验室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产物,整个教学仪器事业大多数表现在当时流行的“三机一泵”,即录音机、电视机、电动机和水泵,这些被认为最能体现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在“文革”否定一切的浪潮中,教学实验与整个教育一起被冠以“修正主义”。实验教学被当做脱离实际的典型遭到批判。在这期间,实验室被占用,实验器材大量散失,而给全国中小学供应教学仪器的6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教育部直属教学仪器生产厂先后被下放、移交和转产。更为严重的是,1964年新组建的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室,这个为我国教学仪器事业发展而单独设立的部门也被撤销了。

      答:“文革”结束后,就以他的远见卓识亲自抓教育和科技,并表示要做教育和科技的后勤部长。1977年,就教材问题专门给出指示:要进口一批外国教材(自然科学类),要结合本国的国情编写教材,要组织一个很强的班子编写大、中、小学教材,要进口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自然科学教材,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编好教材,以后就按新教材授课。1978年,我国颁布了新的教学大纲,这对于教学仪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第一个中学理科和小学数学/自然常识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才得以应运而生,并于1978年发布实行。这是我们教学仪器事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1978年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小学数学/自然常识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文革”后,教育的整体发展、教学仪器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在这一背景下,教学仪器的品种得到丰富,迎来了空前的发展良机。比如说电磁打点计时器、气垫导轨、投影仪等。这些都是1980年之后逐步引进的。而在1980年5月,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和教育部的报告,恢复成立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这个部门作为我国教学仪器的研究开发中心、质量检验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新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团结全国的中小学教师,与众多教学仪器生产厂一起,肩负着为教学大纲配套研制实验仪器的任务,也是我们教学仪器事业三十年辉煌发展的开始。

      答:首先要说到1985年,中央的教育改革决定对于今后的教育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1985年之前,基础教育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管理拨款。而1985年之后,基础教育经费管理和分配的权利下放到地方,由地方财政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仪器配置。一直到现在,地方教学仪器的配置大部分都是由地方财政来支撑的。这项改革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教学仪器的发展。自1998年起,也就是主管教育的时候,这样一些方面更是得到明显改善。到2010年,农村小学生公用经费达到生均300元,初中达到生均500元。这是教学仪器事业发展的保障。

      第二是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普九”)对于教学仪器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普九”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学校建设相应的实验室、图书室等。可以说“普九”开始到21世纪初,教学仪器的发展都是突飞猛进的。况且当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项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以下简称“薄改”)。这使教学仪器事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然,这也对教育行业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第三是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的影响。每一次“课改”都伴随着教学仪器发展趋势的逐步调整。从1951年的第一次“课改”到2001年的第八次“课改”,其中1978年的第五次“课改”影响最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贯彻教育改革方针,在教育部1978年发布的配备目录中就列入了大量的新内容、新实验和新品种。而为了更好地推动教学仪器事业,我们也在1984年和1985年分别起草实施了我国第一个《教学仪器设施研究规划纲要(普教部分)》和《高等学校物理实验仪器研究和发展规划》。

      答:截至1998年,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努力下,有半数以上的中学和1/3左右的小学按照配备目录的要求建立了实验室,上千个县普及了实验教学。全国中小学各类仪器设施总值超过100亿元。以图书来说,到2010年,图书拥有量为高中生均50册,初中生均40册,小学生均30册。继1978年教育部颁布《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小学数学/自然常识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之后,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分别于1984年、1993年以及2000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并由教育部颁布。三十年来,共制定了近30种中小学各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答: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室成立于1964年。到了1966年“文革”时期,教育部撤销了这个教学仪器研究室。一直到1980年,国务院才将其恢复并更名为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以下简称“教仪所”)。从1980年到2010年,教仪所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1980年教仪所刚恢复时,根本找不到办公的地方。1982年,教仪所在北京市十一学校(以下简称“十一学校”)校内租了一处办公地点。除此以外,在北京语言学院以及教育部附近还各有一个办公地点。大概是1988年的时候,语言学院的办公地点就撤销了,所有人员统一在十一学校办公。到了1996年,教仪所就从十一学校搬到了现在的办公地点(海淀区中关村)。2013年2月,教仪所更名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问:在信息化背景下,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对教学仪器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答:我觉得信息技术发展对于每一个行业或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教育装备或教学仪器来说,这些影响集中在信息技术、数字化或智能化方面。运用信息技术都能轻松实现软件仿真、模拟、虚拟等功能,比如制作出人体模型、人体各种器官模型等,帮助展示相关人体的内部结构、微观的结构,提升传统实验装置的品质。关于数字化与信息化之间的联系,我个人理解是,从目前的技术来讲数字化是实现信息化的一个最佳途径。

      数字化就是将模拟技术转变为数字技术。智能化就是要求教学仪器进行性能提升。有些教学仪器本身带一些判断能力,这就是智能化的表现。或是说通过一些传感器的应用,使当下及以后的教学仪器更加智能。数字化和智能化,对教学仪器设施本身功能的增强、性能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

      答:应该说在某些方面是降低了使用技术方面的要求,技能的难度也可能降低,对于学生也会更有帮助。

      答:对我们来说,做实验会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信息采集能力、观察能力,而实验仪器设施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观察能力。但是有时数字化是不能过度依赖的,如口算、心算等计算能力不能丢,不能因为有了计算器,学生就不进行有关训练了,学生同时应该掌握计算器使用能力。再比如,书写能力,不能因为计算机复制功能很强,写文章就直接抄,还应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中国的悠久文化是我们要传承下去的,不能因为引入信息技术,就不会写字、不会算术、不会说话、不会造句了。总之,信息技术是为教育、为培养人服务的,教育不能因为依赖它而丧失了自己的功能。

      问:在您看来,教学仪器在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向更方便快捷的方向发展。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教学仪器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答:其实,信息化装备的使用和利用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方面要会用它,提升教师的应用水平,也包括学生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要适度地利用。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时,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放映员或者是一个操作员,这是不可以的。

      信息技术最终会落实到装备上,所有的技术都要物化。信息化装备是整个装备的一部分,整个装备覆盖了信息化装备,信息化装备是一小部分,对信息采集、储存、传输、共享是有帮助的,但这只是装备的一部分。部分课程和有些年龄段学生的远程教学也能的,但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学活动是不能用信息技术代替的。现在有一种趋势是过度使用,比如现在我们俩用计算机打字进行交流,表情和感觉等很多信息都被过滤掉了。再如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必须要有现场观察的经历才行。

      此外,谈到优质课和优质资源,好多人说把优质资源、优质课发到边远地区,这不就是优质资源共享吗?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讲课一定要因材施教,城市学生的背景和边远山区学生的背景是不一样的,用这种优质课去讲,那里的学生就没有兴趣、听不懂,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优质课。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和需求,给教师做培训,而不能代替教师给学生来讲课,一定要因材施教。

      iPad引入课堂教学的问题也是如此,需要好好研究,不能一窝蜂地应用。读、写、算是我们小学生的基本技能,iPad是否对他有利,如果有利是可以的,因为使用iPad交互形式更灵活,还可以查一些资料,学生通过它能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应用应该鼓励,比如教师布置去查资料,学生能自己分析、吸收;在“教”的方面,看教师如何把握,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iPad在学校里的使用,但是怎么用、怎样真正发挥它的实际效用需要好好研究。

      问: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能有哪些?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更名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这前后的主要职能有没有相应的变化?

      答: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提供标准。1988年,我们中心的前身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设立了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我们制定的标准最重要的包含两方面内容,一种原因是教育条件标准,比如一所学校要满足课程要求需要怎样配置实验室。过去,实验室配置需要配合教学大纲,而现在应该要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相关的实验室配备标准。另一方面是产品质量标准,教学仪器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规格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满足教学要求,要站在学校用户角度对生产商提出要求。例如现在的显示设备,投影仪的分辨率要达到多少才能够很好的满足学校的需求。还有安全要求,如电源需要试验,尤其是绝缘的耐压要求。因为学生会好奇地去做各种尝试,所以这一些产品需要经受质量、安全考验。同一种仪器,用于教学的,就要比一般仪器的质量、安全系数要高。此外,教学仪器是供学生来使用的,因此应体现交互过程。如照相机需要用一些参数调整体现交互过程。再如天平,过去天平有游码没有片码,但要训练学生使用好天平,需要用更耐用的天平,要求天平有砝码、游码和片码,而在社会上使用的不需要这么全面。因此教学仪器有其很独特的方面。

      中心另外一个重要职能是质量检验。是不是达到标准主要有两方面,一种原因是通过种种试验来验证。在设计出一种仪器后,要模拟相应的环境进行仔细的检测,如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经受各种搬运碰撞的运输环境等,一定要通过这些环境条件的改变来测试教学仪器合不合格。另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教学仪器的安全性十分重要,要进行有关检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需要承担检测的实际任务,亲自到工厂中抽取产品检验测试,公布相关结果。目前,检测工作主要是通过委托形式进行,力度大打折扣。

      在这一方面,我的体会是现在的学校普遍不重视教学实验。在当前“薄改”项目中,有的学校依然还是不开实验课,不做实验。很多时候都是“背实验”,而不是做实验,就算做实验也都是验证性实验而不是探究性实验。不做实验导致教学仪器的一些质量上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全面的反馈,我们想知道这些教学仪器到底好还是不好,结果得到的反馈都是教学仪器不好用或没用,这是非常不客观的。我觉得主体问题有几点:一是评价机制不健全,二是教师理念不先进,三是教师实验培训不到位。我曾经在调研时听了一节“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当时的教师就是带着一本书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和学生讲化学实验室,通过书本的图片来展示化学实验,却不是直接走进实验室去上课。

      中心的职能除了标准的制定、检测,还有培训及交流等。从教仪所改为中心之后,其职能扩大了,从“仪器”到“装备”是服务范围的扩大。首先,学校不再局限在中小学,而是各级各类的学校;其次,包括教育教学、学校办公、后勤保障等各方面装备,如校服、校车等都要关注。从“研究”到“发展”,需要站在整个事业的全局和战略角度来看待教育装备的“建、配、管、用”。当然最主要的职能仍然是制定标准,这点十分重要。

      答:主要是学校,支撑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为行政部门做一些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数据、基础支撑,为他们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在为行政部门和学校服务的同时,也为相关客户服务,想让他们能遵循标准,为学校提供适合的产品。

      问:前面您提到,有些装备或者教学仪器放到学校里不用,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中心有什么对策?

      答:中心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活动使得教师或者社会认识到实验对培养人才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创新,2020年我们要进入到创新型国家阶段,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不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因此一定要结合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应用。实验是应用的重要方式,我个人理解这是学习的一种最高形式。荀子讲“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在我看来,“知行统一”是学习的最高形式。所谓掌握了知识,就是把这个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知识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其中掌握就是把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而我们现在学的都只是从书本到书本,缺少实践环节,没有掌握。从另外一方面讲,就是培养不出观察能力。必须从实践活动中才能培养观察能力,而观察能力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实际应用就是没有掌握。

      答:从现有的状况讲我们大家可以呼吁,如高考的时候加试实验,不过这可能比较耗费人力和财力。我们大家可以通过培训让教师认识到实验教学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还可以举行教师实验能力的比赛。因为现在不做实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都不会做实验。而且配备仪器后的培训也不能跟进全部的教师,跟进到的只是少数骨干教师。所以希望能够通过实验能力大赛让教师重视这件事。还有通过全国自制教具比赛,让教师做一些教具,这样他们才能重视实验。

      答: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我们制定了一些标准,如《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现在正在做体育、美术、音乐器材配备标准,所以从基础教育讲,实现了全学科覆盖。我们也在做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由于形势发展了,教育教学要求改变了,而且技术发展了,产品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像初中的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小学的科学数学仪器配备标准,这些都是“普九”验收的依据之一。一所学校是不是达到“普九”标准,首先就要看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图书是不是达到了一定要求。20世纪90年代有这样的情况,为了应付检查,把仪器放到汽车上,要检查哪个学校,赶紧把仪器、图书搬到哪里。在“薄改”项目实施以后,此现状就少一些了。

      答:学前玩教具的标准高,在于从安全、无毒、无害方面考虑,因为幼儿园的东西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另外2012年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幼儿园教育分成5个领域,即语言、健康、科学、艺术、社会,这些都需要玩教具支撑的,以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趋向。以前很多幼儿园都在认字、教数学,违背了幼儿成长规律。现在幼儿园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这肯定要用到很多玩教具。

      答:我基本上每年都去国外考察。瑞士每双年在巴塞尔有一个世界教具博览会,是世界上规模比较大的展会,由世界教具联合会举办。从质量方面讲,个人会使用的仪器同发达国家的高质量仪器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国外企业的标准更高,管理更严格。2001年,我国开始做第八次“课改”,课改小组到美国去考察,带回很多美国教具,全都是“MADE IN CHINA”。但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我们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品质上与国外的有很大差别,这说明我们在管理和要求上存在差距,将来要通过品牌战略、质量提升战略,带领企业向高质量生产方向发展。

      我认为目前教育装备的供应环境仍处于不太好的状态,因为普遍讲求低价中标。通过降低质量来实现价格下浮,对于用户来讲是一种浪费。很多仪器质量并不好,比如中学做电学实验的小电表,用一次30%的电表就坏了,教师也因此就更不愿意使用,不愿意做实验。“招投标法”上提到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低者中标,但谁来监督保证质量并不明确,因此导致不顾质量的低价中标态势发展严重,仪器品质也就下降了很多。考虑到以上问题,中心正在研究相应措施,希望能够通过建立一种制度,保证质量达到一定的要求的厂家才能参与竞标,同时对使用这一些仪器的学校进行抽检,看仪器是不是满足相应标准,通过建立质量控制机制来提升产品质量。我觉得教学仪器和教育装备的质量要比社会产品的质量更好、更高才行。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只是学生做某一个实验成功与否的问题,还要对学生质量意识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高质量才行。

      问:通过考察,您发现了哪些中外教育的差别?这些差别是否会对我国教学仪器的发展产生影响?

      答:我觉得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的重要差别在于“小班化”和“走班制”。在我国因为一个班的学生过多,教师顾不过来而不进行实验的例子屡见不鲜。相反,“小班化”则能够尽可能的防止一些问题的发生。教师带着20多名学生学习,学生的发言机会、讨论机会和动手做实验机会都会比较多。为增加学生交流、沟通、实验机会,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实施“小班化”和“走班制”很有必要。这样做对于教师的需求也会更多,也能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美国小学实行“包班制”,除了音乐、体育、美术课有专门教师负责外,一名教师要上包括语言、数学、外语、历史、科学在内的所有课程。美国的小学生会到相应的专业教室上课,如体育课在体育馆上,音乐课在音乐教室上;而语言课、数学课就在固定教室,教室里铺着地毯,教师和学生不是像我们一样端坐在那里,而是非常自由、轻松地欣赏和学习,也因此会达到小班化才能实现的效果。

      “走班制”的含义是上什么课就到什么教室里去,如上物理课,学生就去物理实验室,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学习兴趣,把他们的学习兴趣变成爱好,为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我们现在都是“齐步走”,没办法实现个性化发展。“走班制”能轻松实现课程选择,这是创新型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另外,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也是我们大家可以向外国学习的地方。和国外教育相比,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功能还是很有限的。瑞士的伏尔泰高中,一个班只有20名学生,学校共有40个班,800名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分别有5个实验室。反观我国的教育现状,学生多、实验室少。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坐成一排一排的,面向教师,教师在上面做一步,学生在下面做一步。正如南开大学谭成章教授说的,这是一种“驯猴”方式。实验怎么能这么做呢?而且也很不安全,一个班级50多个人,教师没有办法进行个别指导,也很危险。尤其是化学实验,一些危险药品很容易倾倒到前面学生的身上去,有安全风险隐患问题。

      答:不是对教学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是我们目前“大班制”不利于实验的开展,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要重视实验。人多可大致分为两拨做,但这样教师也累,真正要改变就是学习国外先进模式,实行“小班化”“走班制”“选课制”。关键差别在于人家在使用仪器做实验,而我们用得少。“走班制”可以边上课边做实验,实验室和教室是合一的,实验室柜子上面就是仪器,学生能自己拿,自主性很强;而我们的仪器放在仪器室里,拿出来很不方便。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方面做创新。

      [4] 教育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刘诗海.切实贯彻标准 开创实验室建设新局面[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10):3-6.

      [6] 刘诗海.配备标准与新课程关系的研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3):3-5.

      [7] 张天保,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教育二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基于2023甘肃省教育装备展示会的成功举办,为甘肃省教育装备工作带来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助力甘肃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在家门口了解新产品、学习新技术、把握新趋势,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6月28日-30日,2024年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展示会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指导,辽宁教育学院、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主办,辽宁教育学院省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吉...

      第五届西北教育装备博览会 将于2024年6月14-16日在陕西西安举办

      步入数智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社会转型的风向风口。对于教育,这一先导性、基石性的耕耘文明之地,更需先转先行。西北教育装备博览会在前四届的基础上,持续拓展西北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创...

      东北地区当前正处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需要教育、科技、人才全方位、多要素供给,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层次地融合。为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及教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

      2024第六届深圳教育装备博览会将于9月13-15日在福田会展中心举办

      为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对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助力构建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教育体系,促进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打造“幼有育、学有优教”民生幸福标杆...

      4月29日,2024年度江苏省教育装备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部署全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工作,交流区域及学校教育装备治理(服务教育教学)经验,切实推进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教育强省建设。...

      育人为本,数智赋能。2024年4月19日-21日,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顺利举办。此次展会以“数字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装备与教育教...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召开2024年全市教育装备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去年装备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今年目标任务,并观摩教育装备新产品新技术展出。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慧出席会议并讲话,市装备中心...

      ①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标注明确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