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辈子,从始至终坚持一件事情,为民谋利;一个人,一辈子,始终坚定一种信念,脚踏实地;一个人,一辈子,始终坚守一条底线年前,他是被寄予厚望的年轻后生,毅然挑起“糠包村”的破烂摊子。
他在不到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奋斗终生、一心为民,2005年在中央开展的保持和开展员先进性活动中,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六个时代先锋”人物之一;2006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员”……他从最不起眼的原点,攀升到令人瞩目的巅峰。
这位农民的先行者,始终以强韧奋进而享誉,以新时期里的一贯先进而著称,感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员和基层干部的典范。2014年4月12日12时50分,他87岁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王在富始终谨记:“咱是群众推选的当家人,当家就得为百姓执好政、掌好权,为群众谋利益。”
坐落在沁河南岸的西滑封村,如今是一座现代化气息浓郁的“乡村都市”。16层点式住宅楼在沃野上拔地而起,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电力电缆厂、汽车弹簧厂、塑胶厂、等级面粉厂等十几家大规模的公司高大的厂房鳞次栉比,载货汽车络绎不绝......
时光回溯到1959年的冬天,西滑封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糠包村”。那一年,31岁的王在富“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西滑封村党支部书记。
这个消息有点突然,可迎着面黄肌瘦的乡亲们投来的殷切目光,年轻气盛的王在富暗下决心:“我当书记,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不达目的,死不瞑目!”
他刚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生产自救。他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到黄河滩割水红芽,晒干后碾成粉,分给全村人煮食充饥。他带领村民发展生产,种红薯、萝卜,渡过了难关。
1960年春天,为了全村耕地能够旱涝保收,王在富带领全村青壮年从沁河滩上运来了3000多立方米黄沙,把土地翻了两尺多深,又带领大伙儿在大冬天一鼓作气打了12眼机井。为了更好的提高粮食产量、科学种田,王在富和7名党员干部用了8天时间,骑车往返上千公里,到当时的河北省邯郸地区何横村学习作物套种技术。
在王在富的带领下,西滑封连年丰收,粮食亩产大幅度的提升,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还年年向国家交余粮,成为当时所属的新乡地区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
为了探求一条依靠集体经济、农民共同富裕之路,他时时充任着义无反顾的先行者、开拓者、使命者、集大成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大地带来了一股强劲东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遍地燎原,广大农民分田到户“大包干”。
当时的西滑封村已拥有了全国所有的先进农业机具,农业生产已实现了机械化,同时,由于村办集体企业20年的积淀,集体固定资产已近亿元。
“文革”期间,为了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王在富办起造纸厂。上级说他“有钱心没粮心”,“造反派”对他不断地殴打和污蔑。一心为民的信念驱使着他,白天挨批斗,晚上偷偷干。没钱买锅炉,王在富指导大家烧地锅蒸麦秸;买不起烘缸,就买来铁皮自己做,打浆机、网笼等设备也都是自己制的。就这样,他们用六万元办成了别人用十五六万才能办成的事。通过艰苦创业土法上马,西滑封村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
辗转几个夜晚,他找来,带领村“两委”反复学习,仔细琢磨。“宜分则分,宜统则统”八个字让他豁然开朗。
农民带头人,是王在富给自己的定位。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王在富却酷爱读书、看报、听广播。他勤于思考,思路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办事有主见,看人看事总是高出别人一筹。早年,村里买回拖拉机、收割机,从没学过机械原理的王在富摆弄几下就能熟练驾驶。用村民的话讲,“老书记是搁哪哪中。”
他是一个耿直的血性汉子,素来光头,身板壮实,眉目开朗,粗喉大嗓。他喜欢跟百姓一起劳动,汗水相映,思想相撞,肝胆相照。有人劝他说,“哪有书记这样干活,俺们是打心眼里不理解。”他一眼看到底:“一个人有自己的信仰,我就信仰,信仰社会主义一定能让西滑封富起来。”
他最踏实最幸福的时光,是在傍晚的路上。只要他停留,男女老少都会偎过来,说说笑笑一片融洽。村民们说,老王见过恁多大官儿,还平易近人,跟谁都爱开玩笑,问问老人,逗逗孩子……他始终谨记:“咱是群众推选的当家人,当家就得为百姓执好政、掌好权,为群众谋利益。”
王在富说:“如今吃饭的问题是解决了,但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时光,光靠土里刨食不中,必须发展工副业。”
王在富带领百姓奋斗的50余载致富史,可以用五个字概括:上个世纪60年代“干”、70年代“创”、80年代“拼”、90年代“换”,21世纪“新”。
他说:“如今吃饭的问题是解决了,但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时光,光靠土里刨食不中,必须发展工副业。”
大家分头行动,支部成员齐上阵,顶住外界的压力,走东家、访西家,把在外谋生的小手艺人一一请回村,相继办起了小鸡孵化坊、酱菜坊、油坊、弹花坊、砖瓦窑场等工副业。
上世纪70年代,王在富和党支部冒着“割尾巴”的危险,利用本地麦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土法上马办起了造纸厂,当年实现利润六七万元。有了初步积累,又相继办成了酒厂、电缆厂。
上世纪80年代,村党支部在深入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及时转舵,淘汰过去的小作坊,建起印刷厂、食品加工厂、板材厂等一个个颇具规模的集体企业。
王在富,男,1928年~2014年,武陟县西滑封村人,党员,1959年起任西滑封村党支部书记。
1991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省优秀员”;1993年被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
2005年在中央开展的保持和开展员先进性活动中,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六个时代先锋”人物之一;
作为一个平凡人,王在富经过不懈努力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王在富经过忘我奋斗书写了当代的英雄传奇。他模范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是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是员和基层干部的典范,是百姓永远的公仆。
王在富一生倾心为民,从始至终保持了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在他身上,人情、亲情、乡情,一样也不少;温度、热度、纯度,哪个也不缺。让所有人过上好日子,是他几十年来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他与群众心心相印,与群众同甘共苦,与群众团结奋斗。为帮助群众渡过难关,他带领群众冒着严寒深翻土地、打机井、运黄沙,带头到先进地区学习作物套种技术。为了群众脱贫致富,他甘受“造反派”的殴打和污蔑,带领群众办造纸厂。王在富视人民如父母,视群众如亲人,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每夜入睡之前都要对全村住户逐个“过电影”,关心每个人的饥寒冷暖。
王在富一生求真务实,从始至终保持了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他善于独立思考,不跟风,不盲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之初,在“统”和“分”的问题上,他结合村里实际,顶住了“分”的潮流,坚持壮大集体经济,为西滑封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带头吃苦,带头拼命,以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前进。他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意识。他带领村民奋斗的40多年致富史,折射了他不断与时俱进的轨迹。他善于钻研,干一行、学一行、专一行,按客观规律办事,敢干,但不蛮干。
王在富一生严于律己,从始至终保持了清正廉洁的坚强党性。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他心怀一个“公”字,不为名、不为利,甘于奉献、乐于吃亏,将自己获得的各种奖金捐给村里的学校、医院和困难群众。他坚守一个“廉”字,律己从严,永葆人廉洁奉公的政治本色。他与家人约法三章:一不比群众特殊,二不占集体便宜,三不收礼送礼,始终做到了敬畏权力、慎用权力。
习强调,领导干部要向先进模范学习,做到见贤思齐。王在富就是人的楷模。英雄就在我们周围,楷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认识英雄、爱戴英雄,更要学习英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当把王在富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做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公仆。
上世纪90年代,为了改变工业布局,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村里用集体收入的80%反哺企业,对造纸厂、电缆厂等老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采取滚雪球的办法,先后建起面粉厂、洗衣粉厂、汽车弹簧厂、塑料管材管件厂等产品附加值高、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好的企业。王在富创办了“支部+公司”式的黄河集团公司,把过去的“多路军”组建成“集团军”,确立了“突出主导产业,培植龙头骨干企业,一业带动多业兴”的指导思想,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促进了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从上世纪60年代的作坊式小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公司集团,固定资产从当初的6000元增加到后来的4.2亿元,西滑封村所创办的企业家家赢利。
王在富说:一顿饭不做就一顿饭不得吃,一棵树不栽就一棵树不会活,一分钱没有就一分钱不能花,哪有什么秘诀,无非就是实事求是,多研究市场、多研究政策、多动脑筋嘛!
西滑封村最初兴办的企业面粉厂、酿酒厂、方便面厂、造纸厂都是围绕农副产业加工展开的,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在一棵小麦上做大文章”。但随企业的发展,王在富和领导层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和巨大的风险,必须提升产品等级,形成多元化经营的格局。
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上大项目的口号响彻全国,但西滑封从始至终坚持敢干而不蛮干的发展思路。
造纸厂从生产黄板纸到白纸,原来年生产能力只有2.5万吨。2003年,村里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碱回收污水处理工程,使废水排放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拿到了生产的通行证,造纸厂年生产能力也增加到7万吨,生产的卷筒胶印书刊纸获省优、部优称号,造纸厂被评为中国乡镇企业行业最佳经济效益100强。
投资3000万元,完成方便面厂8条生产线扩产任务,近年来又实现“中原突围”:投资200万元在山西岐山、湖南的资兴、漯河临颍建立分厂,以满足扩大市场、边贸和减少运输费用的需要;投资1500万元完成电缆厂35千伏高压缆技改项目……
王在富多年养成一个习惯,各家日子的好好歹歹都装在心里,每天入睡之前,都要对全村住户逐个“过电影”。
乡村大事不外乎生老病死,每当群众最艰难最无助的关口,王在富总会及时出现在群众面前。而其中他最牵挂的,还是村里的病人、老人、残疾人、孤儿寡母……
王在富多年养成一个习惯,各家日子的好好歹歹都装在心里,每夜入睡之前,都要对全村住户逐个“过电影”。
且看他对最穷的人。村民崔之恒的老母亲,生活困难,揭不开锅,王在富知道后,二话没说,到自己家把仅有的几升粮食给老大娘送去。老大娘泪流满面:“在富呀,你对俺太好了!”
且看他对最急的人。酒厂职工王全的孩子患了疾病,碰巧他两口都不在家,王全的老母亲一边哭,一边偷偷烧香敬神。王在富听说后,赶紧跑去,安排村里几个人拉着架子车,亲自把孩子送到西陶卫生院治疗,经诊断孩子得的是急性脑膜炎,抢救及时孩子才保住了性命。第二天,王在富又亲自去医院探望孩子,王全的母亲泣不成声:“在富呀,你真是俺孩儿的救命恩人!”
且看他对最难的人。人称“公家孩”的王年喜父亲去世早,和母亲一起艰难度日,总是得到王在富的周济。1974年下大雨,他家的房塌了,王在富找来木匠,亲自招呼着给他盖成了两间房。王年喜逢人便说:“没有王书记我就没房住,没有王书记我就上不了学,谁好?王书记好!”
且看他对自己的家人。上世纪60年代末,农民进厂当工人,是大多数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有一年冬天,恰逢武陟县纸厂招工,王在富自家孩子都合乎条件,但他却把指标让给了姊妹9个、家里揭不开锅的转业军人王大旺;1975年,村民举荐他儿子上大学,结果进大学校园的却是一位普通村民的儿子;住宅楼盖了一栋又一栋,王在富却迟迟不愿往里搬,直到楼房有了富余,住不满了,他家才最后一个搬入;村里的车去北京,小孙女顺便搭车去看病,他付了600元车费;二女儿出嫁,他婚事简办,把迎亲车队挡在村外,让女婿骑自行车来接……
那些年的雨水好像特别大、特别多,村民都记得,漫天雨雾中总有一个戴草帽穿胶鞋的身影。王在富领着干部们在全村各户巡查,帮助排水,遮盖漏雨的屋顶,支撑危颓的土墙。有一年秋天的夜里,突然电闪雷鸣,王在富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冒着倾盆大雨,跌跌撞撞跑到和他一起创业的老伙计王在礼家。王在礼家的茅屋又破又漏,王在富一边催促王在礼家的人赶紧搬出来先去自己家住,一边麻利地背起王在礼的老母亲。人刚出来,山墙就塌了下来……
为了村民们不再为住房发愁、为盖房受累,王在富带领村民白天种粮棉,晚上盖新楼,没日没夜连轴转,一年到头不得闲。砖瓦自己烧,石子山上刨,砂子去沁河滩拉,水泥自己制……经过10年苦干,两层楼房一幢幢拔地而起,全村250户800多人全部搬进两层楼房,世世代代居住的低矮土坯房成为历史。
为满足群众住房需求和工业发展用地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王在富带领群众拆排楼盖居民楼,一干又是8年。到1998年,6栋式样新颖的六层住宅楼全部建成,144户农民乔迁新居,楼内水、电、气、电话、有线电视等一应俱全。
从2001年起,村里投资3000多万元,相继兴建了两栋被称为“中国农民第一高楼”的16层住宅楼,集中垂直电梯、中央空调,并配备宽带网、闭路电视等,成了西滑封的新地标。
家住7号楼2单元的韦梅,36年前嫁到西滑封时住的还是草房。现在一家四口住进了中央空调、暖气一应俱全的四室一厅,她直说自己是托老书记的福,掉进了“福窝”,只可惜老书记不能享受了……
村里刚创业时,集体没有钱,他就刨了自家院中5棵树,卖了300多元,交给村里当垫底资金,并明确地对大家说:“赔了算我自己的,赚了钱大家都有份!”一席话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2001年,王在富被武陟县委、县政府推选为“十大经济功臣”之首,获得了50万元奖金。他把5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村卫生院,用于购买先进的医疗设施,还免费赠了3套输液器材。放着50万元奖金不要,并不是说他不缺钱。二儿媳妇到北京看病,要花费10多万元,可谁也想不到,当了几十年武陟县首富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在富,家里存款却只有两三万元,后来还是找亲属和朋友才凑齐这笔钱。
除了外出开会、学习,只要在村里,王在富都是半夜睡觉、五更起床,每天都到厂里走一走,在每月两次的党员学习会和10天一次的工作碰头会上,他能详尽地说出各个部门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针见血,令人心服口服。
为了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村里每年都要组织两次外出考察。王在富曾多次到江苏华西村、山东南山学习考察,请省内外先进单位到西滑封介绍经验,他经常对年轻的厂长经理讲:“只有多出去学习,才了解什么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我们才可以找到差距,才不落伍,才能真正解百姓难。”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在王在富眼里,一个村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庭,而村干部就是这一个家的顶梁柱,带领全家人把这个家的日子过好。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别人的事再小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是小事。”这个西滑封的当家人,既像仰事侍奉的儿子,也如俯身呵护的慈亲。
王在富早就与家人约法三章:一不比群众特殊,二不占集体便宜,三不收礼送礼。并且教育子女“夹着尾巴做人”,老伴几十年没乘过他的车。
王在富还遵守着一个规矩:公车只能用于工作,不能用于自家私事。他的车从来不允许家属亲友乱用。
从1959年接手村支部书记起,王在富从始至终坚持着自己的担当,恪守着自己的信念,践行自己的诺言,让全村百姓过上了老有养、小有教、住有房、乐有场的生活。
1994年,在西滑封发展日益红火时,他又做出一个惊人之举,主动辞去村支部书记职务。原因无他,注入新鲜血液,增添发展活力。新老交替之后,新“掌门人”王孝江、王有利凭着一腔赤诚和对家乡特有的感情,凭着信息灵通、知识丰富的优势,上项目、引人才、筹资金,开拓市场,把西滑封带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新老交替之后,新“掌门人”王孝江、王有利凭着一腔赤诚和对家乡特有的感情,凭着信息灵通、知识丰富的优势,上项目、引人才、筹资金,开拓市场,把西滑封带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村干部说,王在富站得高、看得远、见识多,跟着他干,大家都觉得有主心骨,心里踏实。
王在富以50多年的时间长度、生命厚度、人生高度,让百姓懂得,当一个村支书多么不简单!
王在富西滑封人永远的当家人,这个熠熠生辉的“发光体”,一辈子的操守,一辈子的感召,化作了朴实的精神,化作了无言的照耀,化作了无尽的启示。
时代变迁、社会转型,但王在富大公无私的情怀没变过,艰苦奋斗的干劲没变过,清正廉洁的品格没变过,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没变过,“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答案没变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没变过。
王在富坚持了整整一生的道路自信,讲到底,是对群众觉悟的自信,是对百姓力量的自信。他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人的品质、气节和人格,什么是一心为民、不为名利。坚守着诸多的“不变”,他在坎坷中辟出了大道,于平凡中创出了伟业,在短暂中铸就了永恒,他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